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首次明确氢能的能源属性,并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
1. 到 2025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2.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3. 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顶层设计是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除了政策鼓励和政府补贴,资本市场的真金白银投入已经成为加速氢能发展的新动能。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3月23日国家氢能规划发布当日的代表性氢能概念股表现进行分析,管中窥豹,从侧面了解资本市场对氢能产业的投资热度和态度。
一、有哪些代表性氢能概念股?
在20只氢能概念股样本投资布局的氢能企业中,燃料电池企业有9家,占比最多;制氢及氢能装备(含测试设备)企业有7家,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有4家,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零部件有3家,绿氢供应商仅宝丰能源一家。
20只氢能概念股样本简介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二、氢能概念股当日表现如何?
从股价涨幅来看,20只氢能概念股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东岳集团(13.6%)、亿华通(10.2%)和京城股份(10%)。涨幅的平均值是4.1%,仅有7只股票超过,涨幅中位数为3%。有三只股票股价未能上涨,均为市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的上证指数成分股。
2022年3月23日氢能概念股涨幅排行(%)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交易量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锦能源(41.9亿元)、隆基股份(32.3亿元)和阳光电源(20亿元)。20只氢能概念股交易量的平均值是9.4亿元,超过这一数值的有8家,交易数的中位数为6.6亿元。美锦能源是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的佼佼者,隆基股份和阳光电源作为光伏产业的头部企业,均在进行电解水制氢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投资布局。
2022年3月23日氢能概念股交易量排行(亿元)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换手率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厚普股份(11.9%)、美锦能源(7.3%)和亿华通(6.8%),20只氢能概念股换手率的平均值是3.1%,超过这一数值的有7只股票;换手率的中位数是2.1%。换手率高说明股票交易比较活跃,很乐意购买或卖出这只股票。
2022年3月23日氢能概念股换手率排行(%)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上市公司市值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隆基股份(4357亿元)、长城汽车(2660亿元)和上汽集团(2011亿元)。20只氢能概念股市值的平均值是809亿元,仅有6只股票超过,中位数为326亿元。20只氢能概念股中,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占比30%(6只),100-1000亿之间的占比50%(10只),低于100亿元的占比20%(4只)。
2022年3月23日氢能概念股收盘市值排行(%)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三、氢能概念股主业哪家强?
从营收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上汽集团(5527亿元)、潍柴动力(1664亿元)和长城汽车(1363亿元)。20只氢能概念股2021年营收平均值是579亿元,中位数为183亿元。其中,有5只股票营收不足20亿元。
2021年度氢能概念股营收排行(亿元)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净利润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上汽集团(204亿元)、潍柴动力(79亿元)和隆基股份(75.6亿元)。20只氢能概念股2021年净利润平均值32.8亿元,达到这一水平的只有6家,中位数为18.7亿元。其中,有3只股票2021年出现亏损。
2021年度氢能概念股净利润排行(亿元)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净利率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宝丰能源(30%)、科威尔(22.3%)和威孚高科(17.2%)。20只氢能概念股2021年净利润率平均值6.2%,中位数为6.6%。其中,有12只股票2021年净利润率低于10%。
2021年度氢能概念股净利润率排行(%)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四、氢能概念股韧性PK
从最近三个月氢能概念股的股价表现来看,当日收盘价相对三月内最高价维持率较高的前三名分别是隆基股份(91%)、东岳集团(88%)和厚普股份(84%)。主要受大盘影响,20只氢能概念股最近三个月平均下跌了23%。
3月23日氢能概念股收盘价占最近三月最高价分位(%)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最近一年氢能概念股的表现来看,当日收盘价相对三月内最高价维持率较高的前三名分别是中集安瑞科(79%)、威孚高科(77%)和京城股份(75%)。20只氢能概念股3月23日收盘价,相对2021年的最高价格,平均下跌了59%,跌幅大于上证指数的整体跌幅。
3月23日氢能概念股收盘价占最近一年最高价分位(%)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五、有哪些氢能企业在冲击IPO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据GGII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推进IPO的氢能企业有:
氢能概念股控股/参股子公司推进IPO名单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此外,还有重塑集团、国富氢能、氢璞创能等氢能产业头部企业在积极推进IPO。目前,我国尚处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初期,初创企业短期内实现盈利难度较大,融资成为氢电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而资本市场的看好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果您有任何报告需求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