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
《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0-2025年)》
2020-09-09 18:12:34

磷酸铁锂(LFP)电池一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在新能源商用车、储能等领域确立了自己的行业优势。随着2020年比亚迪“汉”车型携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出击乘用车市场及换装磷酸铁锂电池的国产Model 3将在2020年下半年上市,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关注热度再一次提升。


部分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乘用车车型

1.png

数据来源:333~35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已出现明显回升。


2.png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0年8月


为全面、深入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以及潜在市场空间,多角度挖掘行业投资机会,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经过实地调研、电话调研、公开信息等收集大量一手数据后,推出《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0-2025年)》,报告共分四章,内容涵盖磷酸铁锂电池上游材料市场、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现状、细分市场供需、技术现状及趋势、市场竞争格局及演变、市场机遇及风险等多个方面,为想要了解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从业者以及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数据和分析报告。


第一章主要介绍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现状、趋势及价格分析与走势预测,方便企业了解上游材料市场情况。磷酸铁锂材料近两年价格大幅下滑,为电池成本下降在原材料环节提供充足空间。目前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为3~4万元/吨,预计未来两年价格将会下降到2.5~3.5万元/吨。


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对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价格、应用领域、竞争因素、技术趋势、细分领域成长空间等进行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应用的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船舶以及其他动力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占比最大的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包含新能源客车与新能源专用车),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比例非常高;储能领域目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过94%,包括新品电池与梯次电池,主要应用在UPS、后备电源以及通讯储能等领域;电动船舶市场未来发展预期较好,电动船舶领域应用全部是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二轮车换电市场也开始应用起量。 


2019-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下游三大应用领域出货量及预测(GWh)

6.png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0年8月


虽然铁锂电池未来市场成长空间较大,但铁锂电池生产企业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有:1)车端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日益集中,中小电池企业无法参与其中;2)在小动力与储能端部分场景中,铁锂电池主要竞争对手为铅酸电池,电池价格仍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在降本压力下,满足品质要求的电芯,产品毛利率无法保证;3)铁锂电池及材料技术已进入瓶颈期,技术壁垒逐步降低,市场竞争激烈;4)补贴退坡,车企成本压力传导至电芯厂,在铁锂上游材料环节企业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很难承担电芯厂要求的成本下降幅度,导致电芯厂分摊的成本压力加大。上述原因导致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对未来市场走向依然信心不足。


第四章重点阐述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及竞争要素分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认为,未来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在产品、经营、技术、渠道等方面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1)电池端销售转运营,解决毛利率问题:在以铅酸电池为竞品的应用场景中,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有明显过剩现象,企业将销售模式转变为租赁运营,这会直接提高铁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并改善产品毛利率。

2)电芯产品尺寸逐步统一,通用性需求增强:在储能、船舶等下游市场,销售环节呈现需求波动大,项目数量多,但单次采购量低等特点,方形铁锂电池通用化需求增强,特别是在通信储能和工业储能环节,模块化将有利于加速下游企业应用速度。

3)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将更多带有“大宗化学品”特点:铁锂材料在铁锂电池市场技术门槛降低,市场规模扩大、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的趋势下,产品型号逐渐统一,销售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率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

4)渠道建设需求增加,平台和品牌影响力将成为企业补足点:储能、小动力、船舶等领域均具备明显地域特色,提供此类电芯的企业也具有集中度低,企业数量波动大,采购渠道不健全等问题,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如何实现平台化销售,打造口碑效应将成为其销售、营销环节的重要课题。

5)异地建厂,根据终端需求布局生产:磷酸铁锂材料生产成本中,用电成本占比较高,随着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成渝、关中地区建厂,铁锂材料企业可以各地电力价格差异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平衡点,目前我国成渝、云贵地区电力价格低廉,化工原料基础完善,可支撑企业完成产能转移。


第五章重点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投资前景及策略。对于技术逐步成熟,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来说,如何保障产能高利用率下实现低成本是企业最大风险点及关键点,在规模效应影响下,低产能利用率的企业甚至会面临产品成本高于同行售价的窘迫场面。GGII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提出相应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附录部分为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名录,方便企业和投资者寻找相关合作、投资标的。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推出《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0-2025年)》,是GGII多年以来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报告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做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掌握大量行业一手数据。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工信部、汽车保险上牌数据、高工锂电数据库、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版、半年报、问询报告等)、企业公开演讲资料或报告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



数据范围说明


●本报告数据更新至2020年8月,部分数据更新到2019年12月;

●本报告数据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其他地区数据。

●本报告所述锂电池是指二次锂离子电池,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锂电池产值产量,不包括外资企业(含日资企业ATL),除有特殊说明外;

本报告部分数据来自于实地调研、电话调研,与企业及行业真实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报告订购咨询:

邮箱:research1@gaogong123.com
电话:0755-26981898-717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产研所有,只限客户自身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目  录


第一章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第一节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介绍

第二节 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分析

一、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产能分析
二、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出货量分析
三、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四、磷酸铁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工艺发展趋势分析
二、磷酸铁锂材料性能开发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分析与影响因素

第五节 磷酸铁锂材料成本分析与影响因素

第六节 主要磷酸铁锂材料生产企业介绍


第二章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分析

第一节 锂电池市场分析

一、中国锂电池市场产能规模分析
二、中国锂电池市场产品分析
1、分技术路线
2、分应用领域
三、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分析
1、中国动力磷酸铁锂市场分析
2、中国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分析

四、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分应用领域

2、分形状

第二节 磷酸铁锂电池应用现状及特点

一、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应用特点
二、船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应用特点
三、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应用特点
四、其他领域

第三节 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发展趋势分析

一、车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发展趋势分析
二、船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发展趋势分析
三、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发展趋势分析
四、其他领域

第四节 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 细分领域对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要求

第七节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一、生产端
二、工艺端
三、材料端
四、技术发展对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影响分析
1、对产业链的影响
2、对成本的影响
3、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第三章 磷酸铁锂电池下游应用市场分析

第一节 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乘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二、客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三、专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第二节 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通讯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二、电网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三、其他储能用电池市场

第三节、船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四节、电动叉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五节、电动低速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六节、AGV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七节、其他领域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1、港口机械市场
2、特种车市场

第八节 磷酸铁锂电池下游应用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一、不利因素
二、有利因素


第四章 磷酸铁锂电池企业竞争要素分析与典型企业

第一节 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竞争要素分析

第二节 主要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分析

第三节 各细分市场主要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分析


第五章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投资前景及策略

第一节 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前景展望

第二节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投资分析与建议

一、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瓶颈与风险分析
二、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瓶颈与风险分析
三、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四、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投资机会与建议


附录 1  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名录 

附录 2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企业名录


报告订购咨询

如果您有任何报告需求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0755 26981898(717)
Research1@gaogong123.com